2006年11月2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浙江法制报精彩推荐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民警帮教死囚感人故事搬上音乐剧
黄松光/文 周 林/摄

  ●“12年了,一个是警察,一个是罪犯,对立关系的两个人却结下了不解之缘,这体现了人格上的平等。说句掏心窝的话,没有您当年的挽救,我就不可能有今天,为了感恩,我必须积极改造,争取早日新生。”
  ●“按照监狱的惯例,每年年底每一位服刑人员必须给亲人写封改造汇报信,我就给您汇报吧!”
  ●“这些年来,我们彼此间都牵挂着对方,您用博大的胸襟包容了我,这体现出您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。”
      
  这是一个昔日死囚饱含深情的来信,收信人是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分局民警张斌。一个是身穿藏蓝警服、头顶庄严警徽的民警;一个是身陷囹圄、身患重病的囚犯。12年的光阴,这位民警用人格魅力融化了一颗冰冻的心。
  
  “张警官,我又一次被减刑1年10个月。如果没有您,哪有我的今天啊!”11月20日,一个名叫李光(化名)的安徽籍服刑人员从万里之外的北疆打来长途电话,令张斌欣慰不已。像这样的联系,张斌与李光已保持了整整12年。要不是今年8月张斌去给李光寄书时无意间被人发现,这个民警与死囚间的真情故事至今还不为人知。
  虽然他是一名死囚,又身患急性传染病,但张斌没有放弃对他的挽救,尽心尽力地教育、感化着他。
  时间追溯到1994年5月,20岁的张斌进了瓯海公安分局看守所担任狱医兼管教。瘦弱的身躯,消瘦的脸庞,咳着咳着,鲜血从嘴角溢出——涉嫌抢劫的安徽籍重刑犯李光是张斌这辈子见到的第一个死囚。其曾伙同4名老乡在3个月里先后9次携带作案工具,对过往行人进行抢劫,抢得各类财物共计价值1.7万元。年仅23岁的李光面对重大犯罪行为,心理压力自然非常大,而此时他又被查出患有“肺结核”,这使他的精神状态接近崩溃。
  面对急性传染性肺结核,张斌没有退却,他细心周到地为李光诊疗、输液,还嘱咐食堂为其烧病号饭。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,李光的病得到了有效控制。此时,李光的案子一审也有了结果,他被判处死刑。得到消息的李光又恐惧又悲观。这时,又是张斌主动接近他,帮他剖析犯罪的社会危害性。李光虽作案次数多、抢劫金额大,但未对受害人造成重大伤害,认罪态度好,张斌还帮他写好了上诉材料。
  在长达1年多的上诉期里,张斌一次又一次地为他送药、打针,一次又一次地给他讲述法律知识,一次又一次与他真诚地沟通……1995年,李光终于被省高级法院改判为死刑、缓期两年执行。此时,经过长期的系统治疗,李光的肺结核也已初愈,同年他被投送省第二监狱服刑。
  如果说在看守所里对死囚的教育挽救是一名民警的职责,而此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,对于李光的帮助和教导,体现了张斌博大的爱。
  李光被送监改造后,张斌时时刻刻牵挂着这位非亲非故的外省籍服刑人员。只要一有机会,张斌都要到省二监探望李光,了解他的改造情况,鼓励他积极改造。而李光也没有辜负张斌的一片真情,改造成绩优异,当上了班组长、监区卫生大组长、文体大组长、质量总检员……每当取得优异的改造成绩,李光总会在第一时间写信告诉张斌。此后的9年里,李光从死缓被改判无期徒刑,后又被改判为有期徒刑。
  2004年12月的一天,张斌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新疆呼图壁县的来信,才知道为能更快地减刑出狱,李光于半年前主动要求到北疆改造。但从他的来信中看出,那里的恶劣天气使李光不太安心。张斌立即给他写了一封长信,开导他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。从来信中得知对方学会了电脑打字,还担任了监所通讯员,张斌就特地到书店给他购买了有关新闻和文学的书籍寄去,鼓励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。此后,寄自温州的各种书籍又源源不断地到了千里之外的李光手里。
  李光的服刑期目前只剩下不到7年时间。如今,张斌帮教死囚的故事也被人们传为佳话,入选温州市十大“感动我的警察故事”,并被编成音乐剧上了舞台,张斌本人也被推为 “温州市十大职业道德建设标兵”。